用 NAS 快一年,我总结了这些真实体验
作为一个喜欢囤积影视资源、经常需要存储文件的人,过去总被网盘的各种限制搞得头疼。直到今年,我意外闯入了 NAS 的世界,才算真正实现了 “数据自己说了算” 的自由。今天就来聊聊我的 NAS 入坑之旅,希望能给同样有存储困扰的小伙伴一点参考~ 🖥️
缘起
一切的开始,要从今年年初的一个 B 站视频说起。一个关于 Sunpanel 导航栏项目 的视频突然吸引了我的目光 —— 简洁的界面、自定义的功能,完全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!✨Sunpanel 导航栏的项目,让我初识并了解了 NAS。
一开始,我瞄准了群晖、威联通、绿联和极空间这些一线品牌的成品 NAS。但一看价格 —— 动辄几千元的主机,再加上硬盘开销,对于预算有限的我来说实在 “肉痛”,只能无奈放弃 😮💨。
或许是搜 “NAS”“私有云” 太频繁,大数据推了 “飞牛 OS”—— 能把旧电脑变 NAS!博主家里虽有台旧游戏本,但耗电又吵,最后在淘宝淘了个几百块二手主机,跟着教程装完飞牛 OS,显示 “部署成功”,我的 NAS 之旅算是正式开整啦!🚀

NAS 使用初体验
用 NAS 的这一年,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“爽”!
文件随心存,解放手机电脑内存,同网多设备传文件秒传直达。
通过Docker部署开源项目
目前我已部署多个项目,以下是其中一部分开源项目:
Sunpanel:NAS导航页;
Libretv/katelyatv:影视平台;
Navidrome:全能音乐平台;
StirlingPDF:全能 PDF 工具;
Gotab 和 Mazanoke:前者是轻量级标签管理工具,后者是图片优化工具。
✨更多有趣的 Docker 项目,可参考这个 Github 项目。
另外,若家里宽带运营商开通了 IPv6,还能通过 “内网穿透” 实现远程访问 —— 哪怕出门在外,用手机流量也能登录 NAS,查看文件、管理项目。不过这里要温馨提示:自己用 NAS 部署的网站或服务,一定要遵守国内互联网法律,不要用于商业用途或传播违规内容,不然很容易导致宽带被封,得不偿失哦!⚠️
冷静思考:正视 NAS 的不足
当然,NAS 不是 “完美神器”,用了这么久,我也发现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,给大家提个醒:
1. 耗电问题(旧电脑改装用户注意!)
若用旧电脑或二手主机改装 NAS,24 小时开机运转,耗电不可避免。
我这台二手主机,每天 24 小时开着,平均耗电约 0.4 度,按居民用电价格算,一个月也就几块钱,还在可控范围。
但若是配置更高的旧电脑(比如我之前考虑的游戏本),耗电可能翻倍,大家选择硬件时可多留意功耗参数。🔌
2. 公网部署的安全风险
一旦开启内网穿透,NAS 就相当于连接公网,可能被黑客尝试攻击 —— 虽然概率不高,但一旦被攻破,数据就有泄密风险。
因此强烈建议:
不要把银行卡信息、身份证扫描件等重要隐私资料存放在公网可访问的 NAS 里;
务必给 NAS 设置复杂登录密码,开启两步验证,定期更新系统固件,降低安全风险。
3. 硬盘损坏的隐患
硬盘是 NAS 的 “核心仓库”,但硬盘也有寿命 —— 尤其是多盘位 NAS,一旦某块硬盘损毁,里面的数据可能就找不回来了(除非做了备份)。
而且现在硬盘价格不便宜,多买几块也是一笔开销,因此建议:
若要存重要文件,至少准备两块硬盘,开启 NAS 的 “RAID 备份模式”(简单说就是把数据同时存在多块硬盘里,一块坏了,另一块还有备份);
特别重要的资料,最好再用移动硬盘额外备份一份,双重保险才放心。💽
写在最后
若你正在纠结要不要入手 NAS,或已经在用 NAS 但想探索更多玩法,希望我的这些体验能帮到你;
若大家有更好的 NAS 使用技巧、有趣的开源项目,或对我目前的配置有建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~
未来我也会继续分享 NAS 的进阶玩法,咱们一起在 “折腾”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!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

